繘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:餘律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允律切;《正韻》:以律切,𡘋音聿。
《說文》:綆也。从糸,矞聲。
《玉篇》:用以汲水也。
《急就篇》〔註〕:汲索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關東謂之綆,關西謂之繘。
《易・井卦》:汔至,亦未繘井。
《儀禮・士喪禮》:管人汲,不說繘,屈之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居律切;《集韻》:訣律切,𡘋音橘──義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厥律切,音茁。食律切,音術。其律切,音𧽻──義𡘋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古穴切,音玦──䋉,或作繘,縷也。
注解
〔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繘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ú、jué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矞。
〔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ú] ⑴ 井上汲水的绳索。⑵ 用绳汲井水。㈡ [jué] ⑴ 线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