緺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:古蛙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公蛙切,𡘋音媧。
《說文》:綬紫靑色。
《史記・滑稽傳》:佩靑緺。
《後漢・輿服志》〔註〕:紫綬名緺,其色靑紫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古華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姑華切,𡘋音瓜──義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盧戈切,音驘──義同。
音又,《正韻》:古禾切,音戈──義同。
注解
〔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緺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guā、wō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咼。
〔緺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uā] ⑴ 紫青色的绶带:“佩青~出宫门。”㈡ [wō] ⑴ 象水流旋转盘结的发髻。“云一~,玉一梭,淡淡衫儿薄薄罗。”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