緫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集韻》:麤叢切,音怱──繱,或作緫,帛靑色。一曰輕絹。
《博雅》:靑蒼色。
《周禮・春官・巾車》:重翟錫朱緫。〔註〕緫,靑黑色,以繒爲之。
音又,《集韻》:祖叢切,音㚇。
《正韻》:祖冬切,音宗。
《類篇》:絲數。
《詩》曰:素絲五緫。
音又,《集韻》作弄切,音糉──䍟,或作緫。
〇〔按〕《五經文字》云:緫从怱,作總者訛。今緫與總混,當正之。
《博雅》靑蒼色。
謹照原文靑蒼色改靑也。
注解
〔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緫〕字拼音是zǒ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怱。
〔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ǒng] ⑴ 同“總”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