瘱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集韻》:壹計切;《正韻》:於計切,𡘋醫去聲──同「𡣇」,靜也。
《前漢・外戚傳》:婉瘱有節操。〔註〕師古曰:瘱,靜也。
例又,揚子《方言》:瘱𧫚,審也。齊楚曰瘱,秦晉曰諦。
例又,王褒〈洞簫賦〉:其妙聲,則淸靜厭瘱、順敘𤰞迖,若孝子之事父母也。〔註〕瘱,深邃也。
注解
〔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。
〔瘱〕字拼音是yì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㾜、心、;、疒、㤲。
〔瘱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ì] ⑴ 文静;安静:“为人婉~有节操。”⑵ 深邃:“其妙声,则清静厌~。”⑶ 明白;审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