璋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諸良切;《正韻》:止良切,𡘋音章。
《說文》:剡上爲圭,半圭爲璋。禮六幣,圭以馬,璋以皮,璧以帛,琮以錦,琥以繡,璜以黼。〔徐曰〕剡削之也。
《詩・小雅》:載弄之璋。〔傳〕半圭曰璋。
《周禮・春官・大宗伯》:以赤璋禮南方……玉人之事……大璋中璋九寸,邊璋七寸,射四寸,厚寸……牙璋中璋七寸,射二寸,厚寸。〔又〕璋邸射。〔註〕射,剡出者;邸射,剡而出也。
例又,祭祀之禮,王祼以圭、瓚,諸臣助之亞祼以璋、瓚,左右奉之。
《詩・大雅》:濟濟辟王,左右奉璋。
注解
〔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玉部。
〔璋〕字拼音是zhā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⺩、章,五行属火。
〔璋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玉,章声。本义是古玉器名,形状象半个圭。
〔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āng] ⑴ 古代的一种玉器,形状像半个圭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