潝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許及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迄及切,𡘋音吸。
《說文》:水疾聲。一曰水流貌。或作㴔。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:汨㴔漂疾㊟。
例又,《詩・小雅》:潝潝訿訿。
《爾雅・釋訓》:莫供職也。一曰附和也。
《韓詩》:不善之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乙洽切,音𨂁──與浥同,水窊陷也。
注解
〔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潝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xī、yà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翕。
〔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ī] ⑴ 〔~~〕互相附和吹捧的样子。㈡ [yà] ⑴ 深渊;漩涡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