漾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古文: 瀁
音《唐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餘亮切;《集韻》:弋亮切,𡘋音㨾──水名。
《說文》:水,出隴西氐道。
《書・禹貢》:嶓冢導漾。
例又,水搖動貌。
例又,長也。王粲〈登樓賦〉:川既漾而濟深。
例亦作養。
《說文》水出隴西氐道。
謹照原文氐改柏。
注解
〔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漾〕字拼音是yà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羕,五行属水。
〔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àng] ⑴ 水面动荡⑵ 液体溢出来⑶ 〔~濞( bì )〕a.水名,在中国云南省,澜沧江支流;b.地名,在中国云南省。⑷ 方言,小的湖泊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