漳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諸良切;《正韻》:止良切,𡘋音章──水名。
《周禮・夏官・職方氏》:冀州,其川漳。
《山海經》:發鳩之山,漳水出焉。又,東北百二十里曰少山,淸漳水出焉。
例又,水出南郡臨沮。
《山海經》:荆山,漳水出焉。
例又,州名。
《韻會》:唐拆福州西南境,置漳州。
《韻會》唐拆福州西南境,置漳州。
謹照原文拆改折。
注解
〔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漳〕字拼音是zhā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章,五行属水。
〔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āng] ⑴ 〔~河〕水名,源出中国山西省,流至河北省入卫河。⑵ 〔~江〕水名,在中国福建省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