漘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:食倫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船倫切,𡘋音脣。
《說文》:水厓也。
《詩・王風》:在河之漘。〔傳〕漘,水隒也。
《疏》引《爾雅》云:夷上灑下曰漘。郭云:涯上平坦而下水深爲漘。
《集韻》:或省作浱。
《詩・王風》在河之漘。《疏》引爾雅云,夷上灑下曰漘。
謹照原文灑下改洒下。曰漘改不漘。
注解
〔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漘〕字拼音是chú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脣,五行属水。
〔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ún] ⑴ 水边:“坎坎伐轮兮,置之河之~兮。”⑵ 临水的山崖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