洓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所責切;《集韻》:色責切,𡘋音㮦。
《說文》:小雨零貌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七迹切,音磧──水名,在北地。
音又,《集韻》:疾智切,音胔──與漬同,漚也。詳漬字註。
例从朿,與从束別。
注解
〔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洓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è、qì、z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朿。
〔洓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è] ⑴ 小雨零落。㈡ [qì] ⑴ 古水名,在今中国甘肃省。㈢ [zì] ⑴ 古同“渍”,浸,泡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