泣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:去急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乞及切,𡘋音湇。
《說文》:無聲出涕也。徐鉉曰:泣,哭之細也。
《禮・檀弓》:泣血三年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力入切,音立──猋泣,疾貌。
例又,與澀通,血凝不消也。〈素問〉:寒氣容于背兪之脈,則血脈泣。
注解
〔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泣〕字拼音是q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立,五行属水。
〔泣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立声。本义是无声或低声地哭。
〔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ì] ⑴ 小声哭⑵ 眼泪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