汁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韻會》:之十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質入切,𡘋音執。
《說文》:液也。
《禮・郊特牲》:汁獻涗於醆酒。〔註〕獻讀爲莎。秬鬯者,中有煮鬱,和以盎齊,摩莎泲之,出其香汁,因謂之汁莎。
例又,啜汁。
《史記・魏世家》:客曰:彼勸太子戰攻,欲啜汁者衆。〔註〕喩冀功勳者衆也。
例又,雨雪雜下曰汁。
《禮・月令》:仲冬行秋令,則天時雨汁,瓜瓠不成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檄頰切,音協──與協通,和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自關而東曰協,關西曰汁。張衡〈西京賦〉:五緯相汁,以旅於東井。左思〈吳都賦〉:皆與謠俗汁協,律呂相應。〔註〕猶叶也。
例又,《爾雅・釋天》:太歲在未爲協洽。
《史記・歷書》㊟作汁洽。李巡云:言隂陽化生,萬物和合,故曰協洽也。
音又,《緯書》:汁光紀,黑帝名。
《周禮》〔註〕:黑曰汁光紀,顓頊食焉。汁音叶,劉子集讀,亦作卽入切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實入切,音十──䦹邡,縣名,在蜀。或从邑作𨙩,亦作汁。
《周禮註》黑曰汁光紀,顓頊食焉。汁音叶,劉子集讀。亦作卽入切。
謹按周禮釋文汁音叶,劉子集反,謂劉昌宗音子集反,非以劉子集爲人名。謹改劉子集爲劉昌宗。卽入切爲子集切。
注解
〔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汁〕字拼音是zh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十,五行属水。
〔汁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十声。本义是含有某种物质的液体。
〔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ī] ⑴ 混有某种物质的水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