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于憬切,音栐。
《說文》:水長也,象水巠理之長。
《詩・周南》:江之永矣。
例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遠也、遐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凡施于衆長謂之永。
《書・大禹謨》:萬世永賴。
《詩・周頌》:永觀厥成。
例又,州名。
《韻會》:唐置,以二水名。
例又,姓。
《列仙傳》有永石公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與詠同。
《書・舜典》:詩言志,歌永言。〔傳〕謂歌詠其義,以長其言也──音詠,又如字。
注解
〔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永〕字拼音是yǒng,独体字,五行属土。
〔永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水流曲曲折折的样子。本义是水流长。
〔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ǒng] ⑴ 水流长:“江之~矣”。⑵ 久远⑶ 古同“咏”,以诗词等来叙述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