毻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:湯臥切;《集韻》:吐臥切,𡘋音唾。
《博雅》:解也,謂鳥獸解毛羽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隋、毻,易也。〔郭註〕謂解毻也。郭璞〈江賦〉:產毻積羽,往來勃碣。〔註〕毻,音唾──落毛也。與𣮆同。庾信〈老子廟應詔〉詩:毻毛新鵠小。
音又,《玉篇》:他果切,音妥。又,《廣韻》:他外切;《集韻》:吐外切,𡘋音蛻──義𡘋同。
注解
〔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下,康熙部首是毛部。
〔毻〕字拼音是tuò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、毛。
〔毻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uò] ⑴ 鸟兽换毛:“~毛新鹄小。”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