樔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鉏交切,音巢。
《說文》:澤中守草樓也。亦作巢。
《禮・禮運》:橧巢。〔註〕樔,又作巢。曹大家〈東征賦〉諒不登樔而椓蠡兮,《正韻》作轈。
音又,《類篇》:側交切──同「罺」,橑𮊁也。
《爾雅・釋器》:罺謂之汕。
《詩・小雅》:烝然汕汕。〔毛傳〕樔也。李巡云:以薄汕魚也。
音又,《正韻》:子了切,音剿。漢武帝〈悼李夫人賦〉:命樔絕而不長。
例《正字通》:巢,當从臼、从木。俗从果,非。
注解
〔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樔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cháo、jiǎo、ch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巢。
〔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áo] ⑴ 泽中守望的高脚窝棚。⑵ 同“巢”,鸟窝;也指没有房屋时人的住处:“尧不诛许由,唐民不皆~处。”㈡ [jiǎo] ⑴ 通“剿”,灭。㈢ [chāo] ⑴ 捕鱼用的小网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