楄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房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蒲眠切,𡘋音楩。
《說文》:楄部,方木也。
《春秋傳》作楄柎。杜預曰:棺中苓牀也。
《左傳・昭二十五年》:楄柎所以藉幹。
例又,何晏〈景福殿賦〉:爰有禁楄,勒分翼張。〔李善註〕禁楄,短桷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𤰞眠切,音邊──木名。
《山海經》:堵山有木焉,名曰天楄,方莖而葵狀,服者不㖶。
注解
〔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楄〕字拼音是pi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扁。
〔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iān] ⑴ 短的方椽子。⑵ 扁额:“柳细风清,嗤武臣之署~。”⑶ 木屐的底板:“旧为屐者,齿皆达~上。”⑷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