枕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章荏切,斟上聲。
《說文》:臥薦首者。
《釋名》:枕,檢也。所以檢項也。
《詩・唐風》:角枕粲兮。
《禮・內則》:斂枕簟。
音又,《唐韻》:之賃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職任切──義同。
例又,車後橫木也。
《小爾雅》:軫謂之枕。
例又,魚腦中骨曰枕。
《爾雅・釋蟲》:魚枕謂之丁。
例又,姓。
《姓苑》:出下邳。
音又,《廣韻》:直深切;《集韻》:持林切,𡘋音沈──繫牛杙也。
例又,木名。
《釋名》:烏梓,一名枕,一名豫。又,《本草綱目》:枕木卽釣樟。
音又,叶知險切,音展。
《詩・陳風》:有美一人,碩大且儼;寤寐無爲,輾轉伏枕。
注解
〔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枕〕字拼音是zhě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冘,五行属木。
〔枕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。本义是枕头。
〔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ěn] ⑴ 躺着时垫在头下的东西⑵ 躺着的时候,把头放在枕头上或器物上⑶ 垫着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