旛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孚袁切,音番。
《說文》:幅胡也。〔註〕徐鉉曰:胡,幅之下垂者也。
《釋名》:旛,幡也,其貌幡幡然也。
《玉篇》:旌旗總名也。
《後漢・禮儀志》:立靑旛。
音又,《廣韻》:附袁切;《集韻》:符袁切,𡘋音煩──義同。
注解
〔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方部。
〔旛〕字拼音是f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𭤨、番。
〔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ān] ⑴ 同“幡”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