敢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古覽切,音䇞。
《說文》:進取也。
《九經字樣》:𠭖从𠬪。𠬪,上下相付持也。隷變作敢。
《書・益稷》:誰敢不讓,敢不敬應。又,〈盤庚〉:敢恭生生。〔疏〕有人果敢奉用進進於善,言好善不倦也。
例又,《儀禮・士虞禮》:敢用絜牲剛鬣。〔註〕敢,冒昧之辭。〔疏〕凡言敢者,皆是以𤰞觸尊,不自明之意。
例又,《博雅》:敢,衂也。
《廣韻》:勇也、犯也。
《增韻》:忍爲也。
注解
〔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攴部。
〔敢〕字拼音是g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、攵,五行属木。
〔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ǎn] ⑴ 有勇气,有胆量⑵ 谦辞,“不敢”的简称,冒昧的意思⑶ 方言,莫非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