揱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所角切;《集韻》:色角切,𡘋音朔。
《說文》:人臂長好貌。徐鍇曰:人臂稍長纖好也。
音又,《唐韻》:相邀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思邀切,𡘋音宵──義同。
例一曰殺小貌。
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・輪人》:望其輻,欲其揱爾而纖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息約切,音削──亦殺小也。
音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所敎切,筲去聲──義與《說文》同。
例一曰木上小也。與𣕇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師咸切──與摻同,好手貌。
注解
〔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揱〕字拼音是xiā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削、手。
〔揱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iāo] ⑴ 手臂细长漂亮。⑵ 细长:“望其辐,欲其~尔而纤也。”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