抾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丘於切,音祛。揚子《方言》:抾摸,去也,猶言持去也。一曰捧也。
音又,《唐韻》:去劫切;《集韻》:乞業切,𡘋音怯──持也、挹也。揚雄〈校獵賦〉:抾靈蠵。〔註〕挹取也。又音祛。
音又,《唐韻》:去其切;《集韻》:丘其切,𡘋音欺──兩手挹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訖業切,音劫──亦持也。後漢馬融〈廣成頌〉:抾封豨。〔註〕抾、劫古字通,或作𢬱。
注解
〔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抾〕字拼音是q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去。
〔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ū] ⑴ 驱除;除去。⑵ 双手捧。⑶ 捕捉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