懇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康很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口很切,𡘋音墾。
《說文》:悃也。从心,豤聲。本作𢡆,今作懇。
《集韻》:誠也。
《廣韻》:懇惻,至誠也。又,信也。
例又,或作貇。
《前漢・劉向傳》:貇貇數奸死亡之誅。〔師古註〕款誠之意。
音亦作頎。
《禮・檀弓》:頎乎其至也。〔註〕頎音懇,惻隱之貌。又,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是故輈欲頎典。〔註〕頎典,堅刃貌。鄭司農云:頎,讀爲懇;典,讀爲殄。
注解
〔懇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懇〕字拼音是kě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貇、心。
〔懇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kěn] ⑴ 真誠,誠摯。《玉篇•心部》:“懇,誠也;信也。”《集韻•很韻》:“懇,誠也。”⑵ 請求;干求。《正字通•心部》:“懇,俗借為干求意。”⑶ 悲。《玉篇•心部》:“懇,悲也。”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