憸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息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思廉切,𡘋音銛。
《說文》:憸,詖也。憸利於上,佞人也。
《書・立政》:其勿以憸人。又,〈囧命〉:爾無怩于憸人。
音又,《廣韻》:七廉切;《集韻》:千廉切,𡘋音籖。
《博雅》:彊也。一曰詖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七漸切,音塹──亦詖也。一曰㤿憸,多意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虛檢切,音險──本作譣。
《廣雅》:詖也。或从心。
例又,通作𢘼。蔡沈《尚書註》:小人而謂之憸者,形容其沾沾便捷之狀也。
注解
〔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憸〕字拼音是xi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僉。
〔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iān] ⑴ 奸邪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