慁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胡困切,音圂。
《說文》:憂也。从心,圂聲。
例又,患也。
《左傳・昭六年》:主不慁賔。〔註〕慁,猶患也。
例又,辱也。
《禮・儒行》:不慁君王。〔註〕慁,猶辱也。
例又,擾也、亂也。
《史記・范雎傳》㊟:天以寡人慁先生。〈陸賈傳〉:無久慁公爲也。
例或書作㥵。
注解
〔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慁〕字拼音是hù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圂、心。
〔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ùn] ⑴ 扰乱;打扰:“先生乃幸辱至于此,是天以寡人~先生,而存先王之宗庙也。”⑵ 担忧:“舍不为暴,主不~宾。”⑶ 玷辱:“不~君王,不累长上。”⑷ 杂乱:“仲舒之对,……烦而不~者,事理明也。”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