惵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:徒協切;《集韻》:達協切,𡘋音牒。
《廣韻》:思懼貌。
《後漢・竇后紀》:宮房惵息。
例又,惵惵,危懼也。
《後漢・寒朗傳贊》:惵惵楚黎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託協切,音帖──靜也。本作怗,或从枼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虛涉切,音偞──懼貌。本作歙,或作惵。
音又,《正韻》:丁協切,音喋──義同。
〇〔按〕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俱切定母、透母,而《正韻》獨切端母,然以从心枼聲求之,當是定、透二母爲親也。
注解
〔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惵〕字拼音是dié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枼。
〔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ié] ⑴ 恐惧,害怕:“长驱勿骄矜。小踠亦勿~。”⑵ 盈余。⑶ 安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