悛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此緣切;《集韻》:逡緣切,𡘋音詮。
《說文》:止也。
《廣韻》:改也。〈周語〉:其有悛乎。
例又,次也。
《左傳・定三年》:外內以悛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七倫切,音逡──義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須倫切,音荀──與恂同。
《說文》:信心也。
《左傳・定三年》外內以悛。
謹照原文定三年改哀三年。
注解
〔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悛〕字拼音是qu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夋,五行属木。
〔悛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本义是停止。
〔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uān] ⑴ 悔改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