忝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他點切,音餂。
《說文》:辱也。
《書・堯典》:否德忝帝位。
《詩・小雅》:無忝爾所生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他念切,音舚──義同。
注解
〔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忝〕字拼音是tiǎ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天、⺗,五行属火。
〔忝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心,天声。本义是羞辱,愧对;辱。
〔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iǎn] ⑴ 辱,有愧于,常用作谦辞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