岨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:七余切;《集韻》:千餘切,𡘋同「砠」。
《說文》:石戴土也。
《詩・周南》:陟彼岨矣。今作砠。〔朱傳〕石山戴土曰砠。
《正字通》:岨作砠,義通。
音又,《五音集韻》:壯所切,音阻──岨峿,山形。
注解
〔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山部。
〔岨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ū、jǔ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山、且。
〔岨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ū] ⑴ 古同“砠”:“陟彼~矣。”㈡ [jǔ] ⑴ 〔~峿( yǔ )〕义同“龃龉”,上下齿对不齐,喻互相抵触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