屎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:式視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矧視切,𡘋音豕。
《說文》:糞也。本作蓾,从艸,胃省。
《集韻》作屎。
《莊子・知北遊》:道在屎溺。
例又,《前漢・天文志》有天屎星。
例又,通作矢。
《史記・廉頗傳》:頃之,三遺矢矣。
音又,《玉篇》:許夷切;《廣韻》:喜夷切;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:馨夷切,𡘋音犧。
《說文》:呻也。
《詩・大雅》:民之方殿屎。〔註〕呻吟也。
《正字通》:殿屎訓呻吟,譌文。別見口部唸字註。
注解
〔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尸部。
〔屎〕字拼音是shǐ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尸、米。
〔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ǐ] ⑴ 大便,粪。⑵ 眼、耳所分泌的东西⑶ 嘲笑低能的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