墱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:都鄧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丁鄧切,𡘋音嶝──小阪也。飛陛謂之墱,閣道也。張衡〈西京賦〉:墱道邐倚以正東。
例又,小坎水分派也。左思〈魏都賦〉:墱流十二,同源異口。李善曰:鄴下有十二墱,天井優在城西南,分爲十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都騰切,音登──墱墱,築牆聲。
例墱與隥通。
注解
〔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。
〔墱〕字拼音是dè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登。
〔墱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èng] ⑴ 古同“磴”,台阶或楼梯的层级。⑵ 小坎。⑶ 排水道:“二十里中作十二~,~相去三百步。”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