嘐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:許交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虛交切,𡘋音虓。
《說文》:誇語也。
《集韻》:大也。
《孟子》:其志嘐嘐然。〔註〕志大言大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駭貌。
音又,《唐韻》:古肴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居肴切,𡘋音交。
《玉篇》:鷄鳴也。
《廣韻》:《詩》云鷄鳴嘐嘐。
〇〔按〕今《詩・鄭風》作膠膠,《正韻》亦作咬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披交切,音泡──言不實而夸。
音又,蒲交切,音庖──義同。
音又,郎刀切,音醪──嘐啁,語多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巴校切,音豹──嘐嘐,聲也。
音又,眉救切──同「謬」,狂者之妄言也。
注解
〔嘐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嘐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xiāo、ji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翏。
〔嘐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iāo] ⑴ 自大;骄矜。⑵ 同“哮”。呼吸急促困难。㈡ [jiāo] ⑴ 〔嘐嘐〕象声词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