啗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徒濫切,音憺。
《說文》:食也。
《廣韻》:噉也。〈晉語〉:主孟啗我。
《戰國策》:膳啗之嗛于口。
《韓非子・外儲說》:孔子先飯黍,而後啗桃。宋玉〈風賦〉:啗齰嗽獲。
例又,以利餌人亦曰啗。
《史記・高帝紀》:使酈生陸賈徃說秦將,啗以利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徒敢切;《集韻》:杜覽切;《正韻》:徒覽切,𡘋音淡──與啖同。
注解
〔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啗〕字拼音是d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臽。
〔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àn] ⑴ 同“啖”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