咫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諸氏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掌氏切,𡘋音紙。
《說文》:周制,寸尺咫尋,皆以人之體爲法。中婦人手長八寸,謂之咫,周尺也。
《左傳・僖九年》:天威不違顏咫尺。〈晉語〉:文公學讀書於臼季,三日,曰:吾不能行也,咫聞則多矣。〔註〕咫,咫尺閒也。〈魯語〉:肅愼氏貢楛矢石砮,其長尺有咫。
例又,〈楚語〉:是知天咫,安知民則。〔註〕咫言少也,言少知天道耳,何知治民之法。
例又,《酉陽雜俎》:書目有天咫。
例《集韻》或作、𣥉。
注解
〔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咫〕字拼音是zhǐ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尺、只,五行属金。
〔咫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尺,只声。本义是古代长度名,周制八寸,合今制市尺六寸二分二厘。
〔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ǐ] ⑴ 中国古代长度单位(周代指八寸,合现市尺六寸二分二厘)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