刳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苦胡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空胡切,𡘋音枯。
《說文》:判也。
《易・繫辭》:刳木爲舟。
例又,《玉篇》:空物腸也、屠也。
《前漢・王莽傳》:與巧屠共刳剝之。〔註〕刳,剖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墟侯切,音摳──義同。
注解
〔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。
〔刳〕字拼音是k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夸、刂,五行属金。
〔刳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刀,夸声。本义是剖,剖开。
〔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kū] ⑴ 从中间破开再挖空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