俟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牀史切,音仕──待也。
《禮・玉藻》:在官不俟屨,在外不俟車。
例又,俟俟,衆多徐行貌。
《詩・小雅》:儦儦俟俟。〔註〕趨則儦儦,行則俟俟。言獸之多也。
例又,姓。
《風俗通》有俟子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渠之切;《正韻》:渠宜切,𡘋音奇──万俟,複姓。
例又,《後周書・異域傳》:高麗官第四等曰意俟奢。
音又,叶于紀切,音矣。
《詩・鄘風》「人而無止,不死何俟」,叶上齒。
注解
〔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俟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ì、q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矣,五行属金。
〔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ì] ⑴ 等待㈡ [qí] ⑴ 〔万( mò )~〕见“万”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