倀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:褚羊切,音䓪。
《說文》:狂也。一曰仆也。又,狂行不知所如也。
《禮・仲尼燕居》:瞽者無相,倀倀乎其何之㊟。
例又,倀鬼,虎齧人,人死,魂不敢他適,輒隷事虎,名曰倀。
《聽雨記談》:人遇虎,衣帶自解,皆別寘於地。虎見人躶,而後食之,皆倀所爲。倀可謂鬼之愚者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仲良切,音長──義同。
音又,除庚切,音棖──獨立貌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豬孟切,音趟。
《廣韻》:萌倀,失道也。
《集韻》:倀,疎率也。
注解
〔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倀〕字拼音是chā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長。
〔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āng] ⑴ 见“伥”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