汧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苦堅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輕煙切,𡘋音牽──水名。
《說文》:水,出扶風汧縣,西北入渭。
《水經注》:汧水,出汧縣蒲谷鄕弦中谷。
《爾雅・釋水》:汧出不流。〔註〕水泉潛出,自停成汙池也。又,水決之澤爲汧。〔疏〕凡水爲人所決爲陂障者,亦與出不流者,名爲汧。
例又,汧陽,縣名。
《廣輿記》:屬鳳翔府,漢隃糜,後周汧陽。
音又,《唐韻》:苦薦切。
《集韻》:輕甸切,𡘋音俔。又,《集韻》:詰定切,音罄──義𡘋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倪堅切,音姸──淨也。
注解
〔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汧〕字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幵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