䊞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陟革切,音摘──黏也、博也。亦作籷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丑厄切,音坼──䊞𥹵,壞米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治革切,音宅──義同。
注解
〔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米部。
〔䊞〕字拼音是zhé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米、啇。
〔䊞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é] ⑴ 抟;黏。《廣雅•釋詁三》:“䊞,搏也。”《玉篇•米部》: “䊞,䊞粘也。”《廣韻•麥韻》:“䊞,黏䊞。”《字彙•米部》:“䊞,粘也。”㈡ [chè] ⑴ 〔䊞䊂〕坏米。《集韻•麥韻》:“䊞,䊞䊂,壞米。”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