䈾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類篇》、《篇海》𡘋所交切,音稍──船舵尾。
例又,與稍同。馬融〈長笛賦〉:其應淸風也,纖末奮䈾。〔註〕《方言》曰:稍,動也。䈾與稍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色角切,音朔──飯帚也。
例《集韻》:或省作筲。
注解
〔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。
〔䈾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hāo、shuò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梢。
〔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āo] ⑴ 動。⑵ 同“梢”。⑶ 船舵尾。㈡ [shuò] ⑴ 飯帚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