虣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薄報切,音暴。
《六書正譌》:强侵也、虐也、猛也。
《周禮・地官・胥師》:司虣。〔疏〕司虣主在市虣亂。〈地官・司市〉:以𠛬罰禁虣而去盜。
《前漢・五行志》:作威虣害㊟。鮑昭㊟〈蕪城賦〉:伏虣藏虎。
例《集韻》:通作暴。
注解
〔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虍部。
〔虣〕字拼音是bà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武、虎,五行属水。
〔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ào] ⑴ 猛兽。南朝宋鮑照《蕪城賦》:“伏虣藏虎,乳血餐膚。”⑵ 同“暴”。暴虐。《廣韻•号韻》:“虣”,同“暴”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