𧧼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古文: 竩
音《唐韻》:儀寄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宜寄切,𡘋音義。
《說文》:人所宜也。〔徐曰〕按《史記》仁義字作此。
《古文尚書》:遵王之𧧼。
《前漢・董仲舒傳》:摩民以𧧼。唐明皇詔改作義。
例又,《玉篇》:理也。
《廣韻》:善也。
例又,《韻會》:通作議。
《前漢・董仲舒傳》:論𧧼考問。
音又,《字彙》:魚羈切,音宐。見議字註。
例《玉篇》書作誼。
注解
〔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。
〔𧧼〕字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宐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