庣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:吐彫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他彫切,𡘋音祧。
《廣韻》:不滿之貌。
《前漢・律歷志》:旁有庣焉。〔註〕師古曰:庣,不滿之處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田聊切,音迢──過也。
《前漢・律歷志》〔註〕:鄭氏曰:庣,過也。
注解
〔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广部。
〔庣〕字拼音是tiāo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广、兆,五行属-。
〔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iāo] ⑴ 凹下或不满的地方:“其法用铜,方尺而圜其外,旁有~焉。”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