鼏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莫狄切,音覓。
《玉篇》:覆樽巾也。
《禮・禮器》:犧尊疏布鼏。
例又,《玉篇》:鼎蓋也。
《儀禮・士冠禮》:特豚載合升,離肺實于鼎,設扃鼏。〔註〕鼏,鼎覆也。
例又,《廣雅》:鼏,慢閹也。
說文以木橫貫鼎耳而舉之,从鼎門聲。周禮廟門容大鼎七箇。
照原文从鼎門聲門改冂。大鼎之鼎改鼏。
注解
〔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鼎部。
〔鼏〕字拼音是mì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冖、鼎。
〔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ì] ⑴ 鼎盖:“离肺实于鼎,设扃~。”⑵ 古通“幂”,覆盖东西的巾:“牺尊疏布~。”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