緦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:息兹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新兹切,𡘋音思。
《正韻》:相咨切,音私。
《說文》:十五升布也。一曰兩麻一絲布。
《釋名》:緦,絲也──績麻緦如絲也。
《玉篇》:三月服也。
《儀禮・喪服》:傳曰:緦者,十五升抽其半,有事其縷,無事其布,曰緦。〔註〕謂之緦者,治其縷細如絲也。
《禮・大傳》:四世而緦,服之窮也。
注解
〔緦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緦〕字拼音是s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思。
〔緦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ī] ⑴ 见“缌”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