含十的词语

共 908 条词语 ,只显示前10页 ,当前第 6 页

  • 十六烷值

    shí liù wán zhí

    表示柴油发火性能的指标。将试样柴油与由十六烷(其十六烷值规定为100)和α-甲基萘(其十六烷值规定为0)配制的标准燃料进行对比试验,当试样柴油与某一配制标准燃料发火性能数据一致时,该标准燃料中十六烷的体积百分率,即为试样柴油的十六烷值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六相

    shí liù xiāng

    即十六族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六字诀

    shí liù zì jué

    “敌进我退,敌驻我扰,敌疲我打,敌退我追”的简称。中国工农红军游击战争的指导原则。1928年5月开始形成,以后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有进一步的发展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伦

    shí lún

    祭祀的十项道理。指儒家提倡的十种伦理道德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门

    shí mén

    指八方和上、下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眉图

    shí méi tú

    十样不同的美女眉型画图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乱

    shí luàn

    《书·泰誓》:“予(周武王)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泛指辅佐皇帝的十个有才能的人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眠九坐

    shí mián jiǔ zuò

    时躺时坐。形容病体难支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母

    shí mǔ

    即十干。与“十二子”相对而言。旧时对母辈的十种称谓。亲母,谓生我者;出母,谓生我而被父离异者;嫁母,谓亲母因父亡改适者;庶母,谓生母非正室者;嫡母,妾生子称父正室;继母,谓亲母已亡,父再娶者;慈母,谓妾无子,及妾之子无母,而父命为母者;养母,谓出继他人为子者;乳母,谓曾乳哺我者;诸母,对伯叔母的通称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朋之龟

    shí péng zhī guī

    谓用以占吉凶、决疑难的十类龟。古人视为大宝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朋

    shí péng

    谓许多朋友。见“十朋之龟”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年九涝

    shí nián jiǔ lào

    见“十年九潦”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七帖

    shí qī tiē

    草书碑帖。东晋王羲之书。唐太宗集所藏王羲之草书书札二十八通,付弘文馆摹刻而成,因第一帖首行有“十七”二字,故名。书法体势纵横,神采飞动,为王羲之草书代表作。历代翻刻颇多,今存宋拓本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七字诗

    shí qī zì shī

    诽谐诗体。全诗共三句十七言,以前三句五言,末一句二言组成。末句二字点明诗的主题,多含讥讽之意。相传始于宋代山东·张山人·寿,流行于元祐·绍圣间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钱主簿

    shí qián zhǔ bù

    后魏宗室拓跋庆智的绰号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全老人

    shí quán lăo rén

    清·乾隆帝晚年的自号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日

    shí rì

    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,尧命后羿射落九日。十干所表示的日子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人馔

    shí rén zhuàn

    《南史·刘穆之传》:“﹝穆之﹞性奢豪,食必方丈,旦辄为十人馔,未尝独餐。”本指招待十个客人的饭食,后用以指主人待客的丰盛酒宴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三环金带

    shí sān huán jīn dài

    亦作“十三镮金带”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三间楼

    shí sān jiān lóu

    见“十三楼”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三家

    shí sān jiā

    (1)指晋代《论语》注疏家十三人,即卫瓘、缪播、栾肇、郭象、蔡谟、袁宏、江淳、蔡系、李充、孙绰、周瑰、范宁、王玟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日饮

    shí rì yǐn

    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﹝秦昭王﹞乃详为好书遗平原君曰:‘寡人闻君之高义,愿与君为布衣之友,君幸过寡人,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’”后因以“十日饮”比喻朋友连日欢聚。亦作:十日欢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三楼

    shí sān lóu

    ①.宋代杭州名胜。②.泛指供游乐的名楼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三行

    shí sān háng

    法帖名。鸦片战争前广州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。行数并不固定。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、规礼,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;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。1842年《南京条约》订立后,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,乃日趋没落。相传十三行名称起于明代,意义不详。俗亦称“洋行”。清代天津脚夫、挑夫等苦工的组织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三省

    shí sān xǐng

    明代,全国除直属京师的南北两直隶外,共分十三省。后用以代指全国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三篇

    shí sān piān

    《孙子兵法》共十三篇,因以“十三篇”借指该书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善道

    shí shàn dào

    即十善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色

    shí sè

    谓色彩繁多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刹海

    shí shā hăi

    湖名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三辙

    shí sān zhé

    指皮黄、鼓儿词等戏剧曲艺中押韵的十三个大类,就是:中东、江阳、衣期、姑苏、怀来、灰堆、人辰、言前、梭波、麻沙、乜邪、遥迢、由求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使

    shí shǐ

    佛教以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为五钝使,身见、边见、邪见、见取见、戒禁取见为五利使,统称“十使”,又称十大惑或十根本烦恼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时

    shí shí

    上古分一昼夜为十时,秦汉始分为十二时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事

    shí shì

    佛教指十个方面所造的善业、恶业。特指“十恶”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势

    shí shì

    五代齐己认为诗有十种表现手法,谓之“十势”。其名目为:狮子返掷,猛虎踞林,丹凤衔珠,毒龙顾尾,孤雁失群,洪河侧掌,龙凤交吟,猛虎投涧,龙潜巨浸,鲸吞巨海。参阅其所著《风骚旨格》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世宥能

    shí shì yòu néng

    见“十世宥”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数

    shí shù

    十个等级(的人)。数,等差。犹言十多;十几。表示较多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四经

    shí sì jīng

    宋时曾在十三经外加《大戴礼记》,合称十四经。中医学名词。十二经脉加奇经八脉中的任、督二脉的合称。十二经中的六阳经,以督脉为总汇;六阴经,以任脉为总汇。参阅元·滑寿《十四经发挥》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死

    shí sǐ

    本指十种情况必死,引申为极端危险。指犯十次死罪。言其多。死十次。夸张说法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停

    shí tíng

    十成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头添撇

    shí tóu tiān piě

    “千”的隐语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体

    shí tǐ

    指十种文体。指书法的十体。指书法的十体。指十种诗体。指十种诗体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通

    shí tōng

    《通典》等十部书的总称。其中《通典》、《通志》、《文献通考》称“三通”;清·乾隆时加入官修的《续通典》、《清通典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、《续文献通考》、《清文献通考》六部书,合称“九通”;1935年,商务印书馆再加入刘锦藻《清续文献通考》,总称“十通”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南园十先生

    nán yuán shí xiān shēng

    南园即抗风轩,在广州城东南大忠祠侧。明初,孙蕡、王佐、黄哲、李德、赵介结社唱酬于此,称南园五子。写诗力去宋元风习,以上追三唐为旨归,嘉靖年间,欧大任、梁有誉、黎民表、吴旦、李时行又聚会抗风轩,复振南园之风,称南园后五子。清光绪年间,张之洞任两广总督,乃将前后五子合称南园十先生,并建南园十先生祠。明葛征奇编有《南园五先生集》二卷;清陈文藻等编有《南园后五子诗集》二十八卷。参阅《四库全书总目·集部总集类存目四》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方十齐

    qī fāng shí qí

    泛指中医的各种方剂。齐,方剂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三贤十圣

    sān xián shí shèng

    佛教语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王宅

    shí wáng zhái

    唐玄宗诸子年长封王之后所共居的大宅。宅在长安·安国寺东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王殿

    shí wáng diàn

    指寺庙里供奉十王的殿堂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望

    shí wàng

    唐·开元中,定州的等级,除京师附近的四州为四辅外,其余依次为:六雄,十望,十紧及其他上、中、下州。十望,指宋、亳、滑、许、汝、晋、洺、虢、卫、相等十州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位

    shí wèi

    古代指按地位区分的人的十个等级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相具足

    shí xiāng jù zú

    谓容貌十分美好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五时

    shí wǔ shí

    《淮南子·天文》分一日一夜为十五时,名称是:晨明、朏明、旦明、蚤(早)食、宴食、隅中、正中、小还、?时、大还、高舂、下舂、县(悬)车、黄昏、定昏。参见“十二时”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玄

    shí xuán

    中国佛教华严宗的核心教义,又称十玄门、十玄缘起。其内容为:同时具足相应门、一多相容不同门、诸法相即自在门、因陀罗网境界门、微细相容安立门、秘密隐显俱成门、诸藏纯杂具德门、十世隔法异成门、唯心回转善成门和托事显法生解门。“十玄”旨在发明华严宗特有的相即相入、圆融无碍的“法界缘起”。见智俨《华严一乘十玄门》和法藏《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》卷四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行诏

    shí háng zhào

    指诏书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姓部落

    shí xìng bù luò

    见“十箭”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洋锦

    shí yáng jǐn

    花名。即十样锦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堰市

    shí yàn shì

    在湖北省西北部、武当山北麓、襄渝铁路线上。1970年设市。因市境百二河和犟河筑有十个堰得名。人口444万(1995年)。为新兴的汽车工业城市,有著名的第二汽车制造厂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言

    shí yán

    十句话。表示很多议论。十次言论。表示多次言论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羊九牧

    shí yáng jiǔ mù

    九个人放牧十只羊。比喻官员太多,政令不一,使别人不知所从(见于《隋书·杨尚希传》:“所谓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”;又唐·刘知几《史通·忤时》:“十羊九牧,其令难行”)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一千百

    shí yī qiān băi

    犹言千分之十、百分之一。谓在大量中保存极少的一部分。语出晋·陆机《叹逝赋》:“顾旧要于遗存,得十一于千百。” [查看详情]

  • 十义

    shí yì

    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的十个原则。道家亦倡此说。 [查看详情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