幭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莫結切,音蔑。
《說文》:蓋幭也。
例又,《說文》:一曰襌被。
例又,《玉篇》:帊幞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裷謂之幭。〔註〕卽帊幞也。
音又,《類篇》:勿發切,音帓──義同。
例又,與幦𢅓同。
《集韻》:車覆也。
《詩・大雅》:鞹鞃淺幭。〔傳〕淺,虎皮淺毛也。幭,覆式也。〔疏〕幭字,禮記作幦,《周禮》作𧜀,字異而義同。
注解
〔幭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巾部。
〔幭〕字拼音是mi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巾、蔑。
〔幭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iè] ⑴ 古代车前横木上的覆盖物。⑵ 头巾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